2025年6月26日,国家税务总局发布《关于互联网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有关事项的公告》(2025年第15号),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跨境电商税务监管迎来重大变革。对于广大跨境电商卖家而言,这不仅是一次合规考验,更是未来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转折点。
平台报送义务扩大化
所有互联网平台,包括跨境电商平台,都需按季度向税务机关报送入驻商家的身份信息和收入数据。这意味着亚马逊、eBay、速卖通、TikTok Shop、Temu等主流跨境平台,只要服务中国卖家或者面向中国用户交易,都得依法履行报送义务。
关键时间节点不容忽视
2025年7月1日-30日:平台需完成基本信息报送,主要涉及平台自身信息的备案工作。
2025年10月1日-31日:首次报送商家身份及收入信息,从此卖家在平台上的经营收入情况将被正式记录并报送税务机关。
每季度终了次月内:按季度持续报送卖家身份及收入数据,形成常态化监管机制。
跨境卖家需准备的核心信息
企业卖家:需提供名称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(纳税人识别号)、地址、店铺ID、联系方式等。
个体卖家:需提供姓名、身份证号、联系方式、银行账户信息、店铺唯一标识码等。
特别提醒:即使使用境外公司(如中国香港、欧洲公司)注册店铺,只要实际控制人为中国居民或经营面向中国市场,信息仍需报送。
收入信息方面
1.需报送销售总额、退款金额、净收入(收入总额-退款金额)、订单数量等详细数据。
2.覆盖范围包括货物销售、服务提供、无形资产交易等所有平台收入。
3.虚拟货币等非货币收入需按平台规则折算为人民币。
欧洲卖家的特殊考量
欧洲本土号注意:即使使用香港或欧洲公司注册店铺,若实际控制人是中国税务居民(如在中国有房产、银行账户或年居住≥183天),收入仍可能被认定为需在中国申报的全球所得,平台对这类账户同样需报送数据。
税务居民身份判定
1.每年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83天
2.在中国有房产、银行账户、子女就读等经济生活纽带
若平台企业无视规定,未按时、准确报送涉税信息,将面临以下严重后果:
直接纳入纳税缴费信用评价管理体系
可能因违规行为遭受罚款
情节恶劣者,监管部门有权责令其停业整顿
严重影响正常运营秩序